现如今,中国传统节日正在悄然沦为“假日”,尤其是对80、90一代的年轻人群体而言,清明、端午、中秋的三天假期充其量就是一个“加强版”的周末,对传统文化的漠视致使传统节日缺少了文化内涵。 无独有偶,作为中国最盛大、普及面最广的传统节日——春节,近年来也难逃“厄运”,年夜饭餐桌上低头族屡见不鲜,连拜年说吉祥话都成为了压岁钱的附庸。 从2008年起,国家假日办分拆五一长假,将清明、端午、中秋等传统节日纳入到国家法定节假日,为的是传承民族传统,丰富文化载体,而我们在对节日越来越“亲切”的同时,却对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越来越“陌生”,折射出的话题是沉甸甸的。 春节、元宵、清明 、中秋、……它们不仅是单纯的假日,”更有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其中,就像端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家族观念,春节承载着团圆、丰收的美好寓意一样。可我们对“文化的记忆”去哪了? 今年端午节期间,粽子唱起了“主角”,人们排起长队购买粽子,有些摊位甚至要提前预定,价格也有所上浮,甚至不乏“天价粽子”的出现,联想起春节的“天价礼盒”与中秋节的“天价月饼”,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。 可以说,是经济利益抹杀了我们的“文化记忆”。如今的节日大都充斥着浓浓的“商业味”,商家一年比一年声嘶力竭的“吆喝”让“节味”寡淡了不少。 今年的元宵节与情人节是同一天,商场门口的巨大捧花、随处可见的粉色系装饰、推销玫瑰的大学生们……到处都满满的是情人节元素,而传统的元宵节似乎被商家遗忘;再看我们的“七夕”佳节,活脱成为了年中的情人节,巧克力、玫瑰花成为了“宠儿”,牛郎织女的传说、穿针乞巧的习俗却极少有人提及。 在中国历史上,传统的节日不止有今天人们熟知的春节、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七夕、中秋、重阳,还有寒食、上巳、夏至、中元、冬至、腊八、祭灶等。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各自相对应的习俗,比如春节的社火、元宵的灯市、清明的踏青、端午的赛龙舟、七夕的拜姐妹斗巧等等,它们都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,只不过这些传统活动都被我们“忽略”掉了,就因为它们经济效益不高。 笔者认为,要想让传统文化回归,就应当深挖民族文化的内涵,用心去感受历史文化的脉搏,而非把传统节日当作消费节来过,让传统节日重新焕发勃勃生机
|